第144章 英法感情破裂

    1886年六月份,美国参议院在国会通过了一项提案,那就是扩充海军,美国以前的战舰数量不算多,跟德国公海舰队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德国的海军增长缓慢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地缘不好,船只的出生地太差了。

    虽然德国的公海舰队不咋地,但是德国的太平洋舰队牛逼啊,只能说在东瀛这种有海洋传统的地区就是舒坦,东瀛人又自愿无偿加班两小时,那德国也只能含泪将这么牛逼的项目给他们了,事实证明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

    海军大建之后,到目前为止,德国在远东总共拥有二百六十艘战舰,最先进的无畏级战列舰都有十二艘。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光论规模可以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比法国还牛逼,法国都只有九艘无畏级的战列舰,法国海军总规模也就两百多艘战舰的样子,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战舰的基地全在东京,基本上也都是在太平洋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对抗美国,所以不经常回欧洲,自然没办法参与到争夺波罗的海与地中海的斗争中。

    而英国在搞出无畏舰之后,也开始了海上力量的大换血,英国皇家海军目前服役的军舰总共有六百多艘,别看数量不少,但大部分的战舰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最先进的无畏舰总共有二十八艘,的确是大于第二第三名之和,皇家海军的总吨位也比德国太平洋舰队高不少。

    但是美国的造船水平师承英国,再加上其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大萧条对其制造业的刺激,现在美国的市场完全是饱和的,美国军队的订单各大造船厂都会去抢,更何况美国是一个犹太人众多的国家,这也就使得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财富,对于美国这种迫在眉睫的威胁,英国肯定不能放任不管。

    莉莉安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美国的潜力,而且美国现在走上了一条通向战争的不归路,很快它就要对英国动手,英国在欧洲大陆上也有挑战者,战争将不会局限于美国和英国,这是场世界大战,为此她必须得到欧洲国家的支持。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也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到底要跟谁结盟,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不是德国,而是法国,因为法国的实力跟德国对比相对较弱,跟它结盟可以让德国捞不到好处。

    英国派出使者前往法国与法国内政大臣弗雷西内见面,双方就英法缔结合作条约的想法进行了磋商,法国跟美国其实差不多,他们都留了个心眼,美国跟法国约定的同时没有放弃争取德国,那法国也当然也可以在美国明知要对英国发起进攻的同时跟英国缔约。

    但问题是法国的领土需求该如何满足,弗雷西内就直接摆出了法国的要求,“很简单,我们要求德国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这一点英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与德国协商,或者法国也可以做出一些让步,促使两国领土的交换得以实现。”英国大使的态度很明显,如果法国愿意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话,那英国可以在其中斡旋,而且德国也并非没有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想法,这种事情是可以商量的。

    而且不是还有公投吗?就算德国不还,不是也能靠公投将阿尔萨斯洛林要回来吗,不一定要掐一架。

    但法国很明显不是这个意思,它一定得打,在他们看来,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对法国的羞辱令法兰西民族颜面尽失,普鲁士的炮火践踏了法国的土地,他们的炮弹不只是炸死了法国的士兵,还炸死了数以万计的平民,普鲁士炮轰巴黎的事件也让他们心怀不满,德皇在凡尔赛宫的加冕更是把仇恨值拉满,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向邪恶的德国人复仇的战争。

    而且德国占领阿尔萨斯洛林之后,担任总督的人还是毕典菲尔特,这个人他在管理方面有点魔怔,由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有很多的矿石,所以他批准了很多项开采矿石的项目,还盖了很多工厂,这就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污染十分严重,当地的人也对德国的统治也有一些意见。